不要讓「華麗」和「浪漫」成為貶義詞
「當你把一篇文認認真真讀了三遍之後,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時,請不要懷疑自己,因為作者本人說不定也不清楚自己在寫什麽。」
一、引言
因為是系列第一篇,所以本文談到的會比較泛泛,這里的「寫作」也比較廣義,包括但不限於應試作文、詩文隨筆、散文小說等等。如果之後有時間會分開詳談。
其次,本文並不針對任何作品、作者、和流派,我也並不是什麽大佬,因此這些文字只是我自己的個人觀點,主觀性非常強,用來抒發我的感受,以及給有共鳴之人提供一點點幫助。
二、請不要在寫作時忘記如何說人話
當你把一篇文認認真真讀了三遍之後,仍然不能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時,請不要懷疑自己,因為作者本人說不定也不清楚自己在寫什麽。
不要過於吹捧那些看起來很深奧,語言華麗精彩,卻讓人難以理解的作品。
當然,這里指的是一部分作品,我並不是在以偏概全。我想說的是,「讀不懂的作品就是好作品」,「看起來很好的樣子但我的文學功底不足以解讀」,這種說法在我看來是有問題的。
其中原因有很多,這一篇章,我們先來說最基本的事情:請不要在寫作時忘記如何說人話。
你可能會疑惑,什麽叫「說人話」。簡單來說有四個部分,第一句子通順,第二標點正確,第三無錯字漏字,第四邏輯自洽。
說起來簡單,但做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。
曾經我的老師跟我講:「當你拿出一篇很久之前寫的作文重新讀時,一定會發現很多問題。」
這一點我在修改我的舊日習作時深有體會,明明是很認真寫的文章,重新讀過卻能發現很多問題。
後來我簡單思考了一下,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寫作的時候我們是站在作者的角度,重讀的時候是站在讀者的角度。一個是把腦海中的思緒具象化,另一個是把具象化的文字重新抽象,就有點像當機翻許多次之後就會脫離原意,所以視角不同帶來的差別不言而喻。
而另一個原因則在於,當你寫作的時候會下意識聚焦於筆下的文字,很容易忽略全局,從而意識不到語句和邏輯的錯誤。
解決第一個問題可以多站在讀者角度思考,其次就是片段練習,寫好之後讓他人讀完復述,除此之外還可以寫寫大綱和構架。其實把一個故事講清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很多人卻過於追求文字美感從而忽略這一點。
解決第二個問題反而更簡單,多讀幾遍自己的作品、讓自己或者他人修文、學習標點用法、順便研究研究其中邏輯是否脫離現實。
三、回歸修辭手法最初的目的
解決完最基本的問題之後,這個篇章,咱們來說說修辭。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修辭手法最初的目的,可以試著回憶初高中背過也寫過無數次的話。
拿比喻來說,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化抽象為具體,或者用熟悉的東西解釋不熟悉的東西,使文章生動形象淺顯易懂,其次才是增強文學性。
但很多時候已經不單單是本末倒置了,比喻分為本體和喻體,很多文章用比喻甚至連本體都沒有!
沒有內容只有雲里霧里的修飾與各種意象的堆砌,最後變得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麽,在那之後統一歸結為:「我要表達一種氛圍,我是意識流,我抽象,我在追求美。」
在我看來,這可一點都不美。
四、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《哈姆雷特》
這個篇章來談談第三個問題:不要過於追求抽象。
不是說抽象不好,但凡事不要過度。
寫了一大堆難以理解的語句,然後拋下一句:「我相信每個讀者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。」
我想說的是,不是所有作品都是《哈姆雷特》,很多時候你留的不是遐想和討論的空間,而是一堆攪在一起的怪味漿糊。
不是難以理解的就是好作品,好作品也並非都難以理解。
重新回歸課本,讀朱自清先生筆下的《背影》,你一定可以看出是在寫父愛;看艾青的《我愛這土地》也一定會感動於其中的愛國情懷;賞析「春風又綠江南岸」時也一定會感嘆用詞精妙傳神。
然後在此基礎上,再去進行每個人不同的解讀和發散。
為什麽北庭《枕邊集》中的「你要寫——,就不能只寫——」句式被全網仿寫(我也有試著寫過 ),也許是因為其中的真實以及對「表面文學」的諷刺引起廣泛共鳴。
我希望,在這個被碎片化閱讀和盲目跟風填滿的時代,可以在文學的一個角落,留下可以呼吸和發散的空間。
五、歌頌時間與夢的旅人
我從不否認,每個人都有追求「華麗」辭藻的時期,即使已經過了那個年紀,我還是會稱自己為「歌頌時間與夢的旅人」。
只是這個「時間」與「夢」,卻不僅僅是流於表面。
我歌頌的是時空交錯產生的奇妙結果,是那些已經成為回憶卻不會被時間磨平的美好幻夢,是我主觀構思的精神世界,是人世間的可遇不可求,是緣分,是遺憾,是在絕望中發現的希望的火種,它們如夢一般支撐我前進。
為什麽我在題目中給「華麗」和「浪漫」打上引號,因為我愛著它們,並不想讓它們成為貶義詞。
但我愛的華麗並不是辭藻的堆砌。
我愛的浪漫也不只是玫瑰和愛。
當我在上一首詩中把「書畫樂音」與「特價匯率傳單」寫在一起,莫名其妙被其中矛盾又和諧的氛圍感動到時,我突然有點明白我追求的是什麽了。
我愛的華麗是見過就難以忘懷的驚艷,是邏輯與美感的完美融合,是看似普通詞語或句段被寫成了最適合它的模樣。
我愛的浪漫那些是在埋藏在繁瑣枯燥日常下的閃光點,是愛情中或美好或艱辛的碎片,是在經歷人間冷暖之後仍然保持樂觀豁達的態度。
而不是拿著一把不知道從哪找來的玫瑰,一朵一朵計算它們的結局,也許是溺死在十億年前的孤獨的海里,抑或是交給已經一位快要累死的不知道從哪來的神明。
六、總結
高高在上寫下一堆虛無縹緲的文字,看著底下的讀者在各種解讀,內心竊喜就好像看見小醜,殊不知在我看來,這樣的人才是最大的小醜。
再「華麗」的碎布,也遮不住那毫無意義的底褲。
願我們都不要成為那樣的人。
作者與讀者,就好像天平的兩端,沒有孰高孰低。
所以還是那句話,不要讓「華麗」和「浪漫」成為貶義詞。